记者 吴卫群 见习记者 高晨辉 吴恺沄
今年夏天,申城的夜晚被彻底点燃,一个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夜生活好去处”纷纷延长营业时间,开启丰富多彩的夜间消费模式:这厢,浦东陆家嘴富都滨江—正大、新天地—太平湖等地,深夜仍气氛拉满;那边,静安大悦城“夜食天台”、普陀“环球不夜港”等处,凌晨不眠夜继续……
一场提升申城“夜浓度”的竞赛正在打响,不仅给海内外游客、广大市民的夜间游、购、娱提供更多选择,更激荡起服务创新的千层浪、政策护航的万钧力,为上海这座“不夜城”持续绽放夜经济活力添柴加薪。
“一哥”“店王”你追我赶
今年7月,上海市商业联合会推荐并发布上海首批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5个“夜生活好去处”,位于静安大悦城9楼的“夜食天台”是5个“夜生活好去处”之一。
静安大悦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夜食天台”于2022年底完成调改并推向市场,目前,进驻天台的11家店铺已整体营业至次日2时。今年上半年,“夜食天台”整体销售突破4500万元。“有几家餐饮企业成功解锁夜间经济的流量密码,荣登‘店王’宝座。”
上周一22时许,记者来到“夜食天台”,只见这里的外摆区域热闹非凡,即便是工作日,上座率仍有约八成。
刘栋梁大排档最靠近静安大悦城摩天轮,位置优势加上售卖小龙虾、烤鱼、螺蛳粉等夜宵“必杀技”,让这家店成为天台区域当仁不让的营收“一哥”。上个月,它创下高达300万元的营业额,不仅在11家店铺中稳居榜首,更是该品牌上海所有连锁门店中的“店王”。“晚餐、夜宵收入占比超过70%,晚上10点过后,还有两次台面可以翻。”店长张经理说。
据了解,在静安大悦城整个餐饮板块中,“店王”又当推营业至次日7时的海底捞。其不仅在大悦城七楼、八楼设有两层店铺,还在“夜食天台”搭建了几个“泡泡屋”,成为以大悦城摩天轮为就餐背景,追求浪漫而又需要私密空间的情侣们争相选择的约会地。
海底捞静安大悦城店店长郭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店最初是凌晨3时关门,后来延长到5时,随着这家商场夜间生意越来越好,最近索性延长到了7时,“这在上海整个餐饮行业也不多见。”
他还介绍,这家店在上海众多海底捞门店中经营面积并非最大,地理位置也并非最优,但因为做足夜生意,在海底捞上海众多连锁门店中,它的营收也是第一。最近,这家门店还联动《时光代理人》,吸引大量“二次元”爱好者前来就餐。郭经理介绍,暑假以来,门店的翻台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近30%。
当好夜间经济“服务员”
延长营业时间,对商场内部管理以及周边公共设施配套等提出更高要求,既要增加营业收入,又要安全第一,更要回头客多多益善,这篇“既要又要还要”的大文章该怎么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政企携手,当好“服务员”,力促各种温馨服务和优质政策供给落地,是这场竞标赛的关键。
延长营业时间,是发展夜间经济的第一步。今年7月,位于徐汇滨江的西岸梦中心入选上海首批“夜间经济人气地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7月起,已经开业的100余家商户中,Bloomarket、公路商店、鳥栖烧鸟等30余家沿江商户,决定在周五至周日延长营业时间至24时,占比约三分之一。“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岸梦中心今年7月整体客流较6月上升21%,销售额上升23%。”
更新消费体验,往往是引流密码。为了集聚更多夜间人气,西岸梦中心精心植入各种文旅商体展联动活动。8月15日起,梦中心800米沿江岸线的三大限时舞台——剧院广场、船坞码头及项目南区的小仓广场同时拉开帷幕,将连续10天举办水岸音乐节及水岸电影节,流行、摇滚、R&B、爵士以及露天电影次第上演,让浦江涛声、潮流文化和人间烟火气在此交汇。
此外,8月1日至8月31日,这里还配套停车优惠:每周五至周日21时至次日2时停车免费。
静安大悦城则靠“组合拳”吸引人气。“我们在‘夜食天台’引入‘餐饮+live演出+摩天轮’的复合业态,同时开通了文安路‘夜食天台’夜间通道,并在21时至次日3时提供免费停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满足年轻客群在夜间吃喝玩乐的多样化需求,静安大悦城还在商场南座配置了营业至凌晨的影院、KTV、密室等娱乐设施。
经营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上海市商务委消费促进处处长居新平介绍,今年7月,上海在夜间经济1.0版支持举措基础上,聚焦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布2.0版的10项支持举措。
释放“外摆经济”活力是其中最具突破性的一项,支持市场主体在节庆期间推出临时“外摆位”。“原则上应摆尽摆,同时建立‘外摆位’经营活动常态化监管和动态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优化管理措施和区域范围,以服务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多样的创新措施,打造‘外摆经济’风景线。”居新平说。
打好“补丁”大有增长空间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戴维·威尔研究指出,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
为刺激夜间经济,国外众多大城市也招数迭出,如,巴黎以法律规定临街的商家要在关门后保留其橱窗灯光,埃菲尔铁塔灯光秀夏季开放至凌晨2时;悉尼鼓励百货公司、博物馆、咖啡店和艺术馆延长营业时间;伦敦启动5条主要地铁线路周末通宵运行的计划,8条地铁沿线的巴士路线24小时运行……
在上海,广大商户对夜间经济进一步突破同样充满信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商家和消费者期待周末地铁运营时间进一步延长、公交夜宵线覆盖面更广、代驾小哥有集中等候地等优化举措。商家表示,不光是大批消费者,夜间经济的经营者和工作人员也有通勤需求,没有地铁和公交,店员们回家成本就高了。
还有受访者呼吁,“一江一河”沿线景观灯光也能同步延长亮灯时间,可以借鉴中国香港“幻彩咏香江”模式,设计出分时段的主题灯光秀,避免“灯一关人就散”。
当下,第二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打造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夜经济高地这道“开放式考题”上,上海仍大有潜力和探索空间。无穷的可能性,正是“夜上海”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