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一届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大会在沪顺利召开。会议由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处长、智能交通标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哲梁主持。市交通委副主任、智能交通标委会主任委员刘斌应邀出席并致辞。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智能交通标委会秘书长李彬向大会作第一届第四次委员大会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的工作报告。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三级调研员倪敏出席大会并介绍标准化工作最新政策和要求。智能交通标委会全体委员、观察员,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专家、行业企业代表等嘉宾共聚一堂。
刘斌副主任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届智能交通标委会取得的工作成绩,标委会连续两年在全市地标委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离不开各位委员及有关单位的辛勤付出。并指出,上海发展智能交通,必须深刻把握自身超大城市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期望:一是紧密对接国家和上海智能交通发展战略部署,围绕《交通强国建设上海试点实施方案》等重大任务,优化完善智能交通标准体系,强化战略引领,服务发展大局。二是坚持需求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生命力,要特别注重标准在提升市民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的作用;继续发挥好平台作用,鼓励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标准编制。三是深化协同创新,凝聚最大合力。加速成果转化,提升应用效能,继续发挥好平台作用,鼓励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标准编制。四是打通标准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将标准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
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智能交通标委会秘书长李彬表示,未来将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由“重标准制定”逐步向“标准制定和实施并重”转变。同时,持续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将更广泛传播标准化理念、知识和方法,聚焦智能基础设施、车路协同、交通管控与出行服务等重点方向,不断拓宽合作交流范畴。
来自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的委员先后分享了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并介绍了本单位在智慧交通及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展望了标准化建设及上海智能交通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随后的培训和交流环节,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智能交通标委会副主任委员涂辉招详细介绍了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要点。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马娜主任应邀为与会委员、标准在研单位代表解读了地方标准审查要点,分享了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
下午,最新获批发布的《DB31/T1083-2025公共停车信息联网技术要求》《DB31/T1593-2025基于自动驾驶功能的公交运营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和技术骨干就标准展开宣贯,介绍了制、修订背景和编制过程,解读了重要条款,为进一步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夯实了基础。
与会委员、嘉宾们纷纷表示,本次大会继往开来,在总结和交流标委会最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标准工作制度最新改革要求,为下一步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提出了重要指引。同时,大会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标委会委员及行业相关单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互动机会,为标准应用和落地实施提供了更加明晰的发展路径。未来,智能交通标委会将继续做好智慧交通技术与产业基础支撑,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国际数字之都贡献坚实的“标准力量”。